听到这儿,群里的妈妈们立马炸锅了!
“我也遇到过啊!”
“我都开指要生了才发现接生的是男的……”
“谁懂我在产房里一边痛得嗷嗷叫一边羞得脑壳发烫的感觉?”
看得出来,虽然这是2025年,虽然我们天天说“性别平等”“职业无歧视”,可到了产检室、妇科门口,现实就是:女患者一见男医生,还是会条件反射地尴尬紧张。
那问题来了:
妇产科,作为一个高度私密的科室,男性医生真的合适吗?
面对这么多女性的抵触心理,男医生又是怎么想的?
展开剩余81%01|“我们眼里没有性别,只有病灶。”
为了搞清楚这事,我还特地去问了我高中老同学王医生,他现在在一家三甲医院妇产科干了12年,是标准的“资深男医生”。
他听我一说,立马笑出了声:“又有孕妇在门口犹豫了?哎,习惯了。”
他说,其实他们刚入行那会儿,面对女性病人也紧张,怕说错话、怕动作不规范,怕被投诉,更怕患者一个眼神就觉得你“不怀好意”。
“后来我们都得过一种叫‘性别脱敏训练’的东西。”王医生特别认真地说,“在我们眼里,病人就是病人,不管她是谁、穿什么、长什么样,只有解剖结构和诊疗流程。”
其实现在许多医院规定很严格:
检查必须在有拉帘、有女护士在场的环境下完成,全程录像,全程监控等等,一旦出问题,不管是误会还是真出事,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就结束了。
所以,他说得很直接:“我们比你们更怕出事。”
02|男医生其实还有意想不到的“隐藏优势”
可能很多人不知道,在很多高危产科手术中,男医生的表现其实比平均水平更稳、更好。
比如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就指出,在极端复杂的剖宫产手术中,由男医生主刀的案例里,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全院平均。
这就涉及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:
在手术这种需要冷静、大脑高速运转、体力消耗巨大的场合里,男性医生的生理优势确实更明显。
再说一个你可能想不到的点:男医生因为天然“缺少共情体验”,反而在一些关键场合更理性、不情绪化,能快速判断风险、下决定。
“我们不会因为病人哭就软下来,也不会因为痛喊得大声就慌了手脚。”王医生笑着说。
听起来有点冷血对吧?但你想想,在产房这种“每一分钟都可能决定两条命”的战场上,你更希望医生冷静还是感性?
03|真不舒服怎么办?这几个小招能帮你“过心坎”
当然,说了这么多,不代表你必须强迫自己接受。
如果你内心真的过不了这道坎,其实也不是不能处理——方法有的是:
✅ 预约时“锁定”女医生:现在很多医院在手机上都能预约医生信息,有男有女,一目了然,选一个让你舒服的医生最重要。
✅ 提前做好心理建设:比如深呼吸几次、听听舒缓的音乐、给自己点心理暗示“我是来做检查的,我很勇敢”。
✅ 直接告诉医生你的不安:有时候一句“医生我有点不自在”其实比你憋着强一百倍。医生会自动切换“低压模式”,动作更轻、语气更柔,也更配合你的节奏。
✅ 带上陪同家人:如果医院允许,可以让老公、闺蜜或妈妈陪着,这样安全感瞬间提升,很多紧张情绪也能缓解不少。
04|辣妈语录
说到底,我们不该只盯着“这个医生是男是女”,而更该关注的是:他有没有医德和能力,让你和宝宝安全地走完这段旅程。
是的,女性有权利选择让自己安心的就医方式。
但同时,我们也要承认,这个世界上也有一群男医生,正在用最专业、最克制、最坚定的姿态,默默地守护着一个又一个家庭的诞生时刻。
愿我们在做出选择的同时,也多一点信任和理解。
因为专业从来不分性别,只有专业、责任与担当,你说对吗?
发布于:河南省国元证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